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薛智:民办院校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时间:2023-01-07     来源:党委办公室     阅读0

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薛智:民办院校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使命担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新时代新征程中教育的意义、作用、原则、要求进行了十分清晰全面的分析和部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的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教育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迎来空前的大好发展机遇:“我们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教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民办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绝不能在这人类发展史上最伟大的事业进程中缺位,更不能掉队,必须努力提高办学质量,规范办学行为,培育办学特色,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推进职普融通、产业融合、科教融汇”。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改革开放大潮中应运而生,逐步发展壮大;欲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中再树辉煌,必得在再赶考中交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时代和人民满意的答卷。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是民办学校发挥支撑作用的坚强保证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一句话:“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谁来引导,当然是党和政府,那么具体到一所学校、一个办学组织,由谁来引导规范、怎样引导规范?答案也是十分肯定的,那就是党的组织,党委。既然党管一切,党管教育的全范围全过程,那么民办学校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便是十分当紧的任务。管什么,当然是管民办学校的路线方向,管教育教学,管人才培养,管规范质量,管改革发展。

当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无疑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教育教学、指导人才培养,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教育改革、指导“迎评促建”,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创新发展。

当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在“迎评促建”当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握“迎评促建”的正确方向,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在评建中冲锋在前,啃硬骨头打硬仗,团结带领全体师生员工去争取伟大的胜利。“迎评促建”是生死战,也是检验党性锻炼党建成果的大考,当然也是熔铸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的机遇。

习近平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加快推进民办学校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在民办学校得到贯彻。民办学校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代,党的二十大之后,如何进一步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就要看看学校的方方面面有哪些存在盲区,党的新时代教育方针有哪些落实不到位。全面展开排查,查漏补缺纠偏加力,立行立改,保证党的教育方针在我校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努力将党的领导贯穿办学治校、教书育人全过程,坚定扛起新时代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责任担当。

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始终坚持、久久为功。保证政治方向,凝聚师生员工,推动学校发展是党组织的主要政治功能,还要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和监督制度,确保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落实。发挥好支撑作用的关键,是党委在办学治校过程中,发挥“定盘星”和“指南针”作用,保证学校社会主义大学的性质“色正量足”;发挥“旗帜”和“导航”作用,保证应用型人才大量涌现,又红又专,听党的话跟党走,为中国式现代化奉献牺牲;发挥“主导”和“引领”作用,牢牢地把握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保证马克思主义在教育教学中的指导地位,保证我校的天空飘扬着中国共产党的旗帜,我校办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满意的大学;发挥“培根”“铸魂”作用,建设良好的学风、师德师风,变教书匠的观念为教书育人,把小老师变为“大先生”,以学高身正的良师群体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以一批又一批理想信念坚定、创新能力高强的应用型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二、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不二途径

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特色,一所学校有一所学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准确地把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时代特征,确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特民办学校发展之路。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撑需求,也是多维度多方面多角度的。高等学校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创新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也肯定是各有千秋,各有各的点,各有各的招,各有各的道。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选择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支撑之路,突出了比较优势和差别化发展的智慧,期冀着发挥顶梁柱的支撑作用。

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必须在人才建设上下功夫。“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真心爱才、悉心育人、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以灵活自主的人才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满足应用型人才成长对教师队伍的特殊要求。

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必须在内涵发展,质量提升上出真招。培养应用型人才是把握准了小康社会建设的脉搏跳动节律,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这为快捷健康发展抢占了制高点和出发点的有利位置。能不能走得稳走得远快速到达彼岸,还是要看核心竞争力,还是要看人才培养质量。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实践动手中长才干。只有在我们的应用型人才成为知名品牌、拳头产品,放心免检A货,我们才具备了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能力和资格。

培养应用型人才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必须在适应市场需求、实在好用上见实效。市场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支撑作用的风向标。我们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必须面向市场、面向未来,必须改变高分低能、眼高手低、中看不中用的尴尬。了解市场、了解社会,对市场需求做出先期预判,才能及时有针对性给予回应。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思政课时效性和实效性,发挥好课程思政的育人功能,把好世界观人生观这个“总开关”,系好大学生人生第一粒扣子,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好型”。在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更加强调手脑并用;不仅要教会“懂道理”,更要学会“做得来”,当然,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口皆碑”,好用实在更能给我们的人才评价加分。

三、“应用乃创新之动力,科技是品质的源泉”办学理念是发挥支撑作用的大道真经

我校的办学理念“应用乃创新之动力,科技是品质的源泉”,是“求知、修德、强能、报国”八字校训的最好阐释,也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推动“创新创造创业”“三创”大潮汹涌的豪迈宣言。唯有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方显其存在的价值;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提高科研质量,才有高品质的成果和作品源源不断产出;唯有科技创新,才会葆有事业的“青春不老”和发展的蓬勃生命力。

培育创新的意识、能力、风气

宋兴航校长是拓荒精神的“原始创作者”。他凭着艰苦创业、教育报国的坚定信念,敢为天下先,在“一穷二白”的一张白纸上,绘出了民办教育的宏伟蓝图;又凭着凡事总可用创新闯出一条路来的坚韧不拔,成就了我们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骄人业绩。可见墨守成规守不出大好江山,坐享其成等不来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创新争得立足之地,创新才能开疆拓土,创新才能在产业链中居于高端关键位置,创新才能圆强国梦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

创新的精神需要万万千千学子传承,创新的大业需要无数后来者接续奋斗。培养应用型人才,最关键的是激发学子创新的意识,具备创新的能力。还要使创新成为一种时尚,成为一种青春潮,使科院的空气饱含创新的因子。这就对教育教学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启发、探究、讨论、实践教学,会是最佳的选择。

为创新铺路搭桥造势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创新需要合适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创新有这样的金句:“培养创新文化,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营造创新氛围”。我们的职责任务,就是出台鼓励、促进创新的政策规定,创造适宜创新的条件,为创新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让人人都以创新为荣。

思想政治工作,团学工作,宣传舆论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创新发力建功。在学生社团的培育管理中,要大力扶持研究创新型社团组织,使其顺利成长壮大,产生影响带动效应。各种校园文化活动,也要营造浓郁的创新氛围,使创新成为科院新时代的文化主流。宣传舆论工作要为创新造势站台,为创新鼓与呼;发现典型、培养典型、宣传典型,传播正能量,形成强大的支持推动创新的舆论场。

播下创新的种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又一次强调了青年工作:“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关心青年,引导青年,最好的着力点就是在他们心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培养打造一种一刻也不停歇的创新追求。创新才有未来,青年是国家、民族、党的未来,那么青年必定是通过创新创造出我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的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必须站在未来的高度,去看待评价培养教育青年创新意识、能力的工作;以担当起时代责任使命的勇气,努力引导青年走上创新之路。

躺平和佛系腐蚀着青年一代的灵魂,这与创新奋进的时代格格不入。通过我们的努力,唤醒昏睡的青年。学校鼓励创新的政策,宋校长亲力倡导,这就是创新的热土,这就是促进创新的阳光雨露;青年就是一粒粒创新的种子,我们的管理指导就是细心的培育呵护。所谓爱,是对青年未来的关爱,是对青年创新成长的关爱。

党建带动,促进创新蔚然成风

我们建设创新型组织,就是与时俱进,因应适应环境形势任务的变化而进行的主动求变。我们的目标和任务就是鼓励支持人人成为发明家,处处成为创造的好战场。为发明创造鼓与呼,为发明创造破与立,为发明创造践与行,为发明创造苦与乐。说发明创造的话,干发明创造的事,流发明创造的汗,动发明创造的脑。

党员、干部要带头创新,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工作流程、工作业绩。建设创新型组织,做创新示范表率。党员干部教职员工做创新导师,青年学生做创新新人。

这就是科院,这就是科院人,听党的话跟党走,坚决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国复兴有我,迎评促建争先,成就应用型人才,发明创造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如期建成。

Copyright © 2011 中共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委员会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榆古路东1号 邮编:030062